【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
第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
度大于 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 10 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故 A 正确。
高层丙类厂房,安全疏散距离不应大于 40m,故 B 错误。
第 6.4.2-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
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第 6.5.2-2 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
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故 C 错误。
第 3.3.5 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
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50h 的防火隔墙和 1.00h 的楼
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 1 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故 D 正确。
第 3.7.5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 100 人的最小疏散
净宽度不小于表 3.7.5 的规定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10m,疏散走道
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0.90m。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相等时,
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500/100*1=5m,故E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