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1.针对两条防治裂缝的原则,具体的防控措施如下:“加强基底处理”的具体防控措施:加强基础坑(槽)钎探工作,对于比较复杂的地基, 在基坑(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如果探出有软弱部位,必须进行加间处理,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提离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的具体防控措施:在基础顶面(±0.000)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桨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和砖层间的粘结(提高灰缝的砂菜饱满度, 可以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在施工间断处应尽量留置斜槎。当留置直槎时,也应加拉结筋,坚决消灭阴槎又无拉结筋的做法。2.由于本小区处于非地震地区,对于非地震地区一般性裂缝,若数年后不再发展, 则可认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局部宽缝处,用砂浆堵抹即可,并确保不发生渗漏。对于影响安全使用的结构裂缝和因墙体原材料强度不够而发生的裂缝,应会同设计部门提出方案后,进行加固处理。3.本案例中屋面卷材起鼓原因:在卷材防水层中粘结不实的部位,窝有水分和气体(基层含水率较髙);正好该工程屋面卷材施工正值盛夏,气温相对比较高,湿度较太,当受到太阳照后,体积膨胀,造成鼓泡。4.屋面卷材起鼓大小不一,根据鼓泡大小分三种情况进行处理:(1)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胶法治理,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可。(2)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先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的气体, 擦干水分,淸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随后按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貼一块方形卷材(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100mm),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好。上下分片铺貼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的顺序进行。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 除去旧胶结料后,依次粘贴好旧卷材,上面铺贴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 100mm),再依次粘贴旧卷材,上面覆盖、铺贴第二层新卷材,周边压实刮平。